本地宝首页 加入收藏
襄阳地图 / 宜城市地图 返回

汇深网 版权所有 2006-2024 粤ICP备17055554号-1

襄阳宜城市简介

宜城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,位于湖北西北部,地处汉江中游,襄樊市南郊,版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,地形大致为“四山一水五分田”,东西两翼为低山丘陵,中部是汉江河谷平原,耕地面积76万亩,辖7个镇、2个街道办事处、1个工业园区、1个发展区和178个行政村,总人口56万。

     宜城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建制于汉惠帝三年,是楚国古都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历史上诞生了宋玉、王逸、马良、马谡等文武贤士;近有抗日名将张自忠上将血战日寇的壮举。境内文物古迹较多,城南7.5公里处的楚皇城遗址,被国务院列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城东十里长山为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之地,保存着张上将殉难纪念碑和同难官兵墓,市区建有张自忠纪念馆。宜城自然景观绚烂多姿。市中心的鲤鱼湖和城东的汉江相距不足2000米,素有“东江西湖”之美称,是全省少有的城中有湖的县级城市。

   宜城农业基础较好,矿产资源较为丰富,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,素有农业“小胖子”的美誉,全域四季分明,雨热同期,土质肥沃,盛产粮棉油和其它高效经济作物。宜城还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全国“双百棉”市、“吨粮田”市、生态农业示范市,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西瓜、油料基地。境内可开发的矿产、滩涂、山场等资源十分丰富。可开采的矿产资源达18种,其中铝土矿是湖北省唯一高铝高硅低铁型矿,耐火粘土储量居全国首位,华严寺矿泉水是全国八大珍稀碳酸矿泉水之一。
  宜城位于襄樊、荆门之间,相距不过半小时路程,焦柳铁路、襄荆高速公路、207国道、汉江航道纵贯南北,随南公路横跨东西,构成“四纵一横”立体式水陆交通网络。自1994年撤县设市以来,宜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,先后建成了以燕京花苑、紫盖山广场、情侣路、月亮岛、新一中、中华大道、楚都大道、七里花园小区、发展小区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建设的精品杰作。
   近年来,宜城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以“一主三化”为主线,大力实施“环境立市、三产活市、工业强市”发展战略,坚持“农业突出工业化、工业突出‘农’字化、三产突出人文化”发展思路,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以优化环境为保证,不断创新经济增长方式,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、稳定、协调发展。2006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亿元,一般预算收入1.49亿元,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.8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,外贸出口2500万美元,在襄樊各县市保持领先位次。几年来,宜城先后跨入了全国文化先进市、全国科普示范市、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、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和全省“双拥”模范城、省级文明城市、省级卫生城市行列。2006年宜城又荣膺“全国最具发展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”。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:
  宜城把大规模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,通过采取“大员招商,以优招商,以商引商”等办法,不断掀起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的新高潮。特别是去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宜城经济开发区,为宜城工业高速扩张打造了承载的平台。开发区位于宜城城区南郊 , 紧邻 207 国道和襄荆高速公路 , 规划控制面积 40 多平方公里,内含楚都科技工业园、铁湖轻纺工业园、鲤鱼湖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园及燕京食品工业园等四个园区。开发区已有燕京啤酒、襄大农牧、万众纱业、雅新家纺、大山现代农业、银轮汽车配件制造等30多家企业陆续入园 。近三年来,全市累计引进项目407个,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,过亿元项目3个,到位资金16.4亿元,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9家,实现产值30亿元。目前宜城工业已基本形成以农型工业为主导、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化工工业为两翼,其它工业为补充的工业发展格局。
  宜城按照发展特色农业、项目农业、公司制农业、创汇农业的思路,大力调整产业结构、农村生产要素结构、农业组织结构,进一步强化了畜禽和瓜果两大特色产业的主导地位,初步形成了畜禽、水产、水果、蔬菜、西瓜、香菇、油料等七大特色产业区域,培育了大山现代农业公司、新丰粮油公司等一批产业关联度较高、市场开拓能力较强、辐射农户面较广的基地型、加工型、流通型、创汇型农业公司。目前,宜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了20多家。流水西瓜、香菇,王集油料、孔湾蔬菜等产品,成为宜城农业的知名品牌;香麻油、板鸭、皮蛋等10多个名优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,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。
  宜城立足楚国古都、宋玉故里的历史文化特色,立足风味小吃引领潮流的饮食特色、立足风景名胜众多的旅游资源特色,大力发展第三产业,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,赋予特色饮食、旅游产业深刻的文化内涵,推动了美食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。目前已沿振兴大道形成宜城大虾、啤酒鸭特色小吃带,沿汉江路形成大河鱼特色小吃带,沿城南207国道形成鱼头锅巴农家饭特色小吃带,每年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士前来品尝,使宜城小吃声名远扬,人气骤增。全市特色饮食经营户达1300多户,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。与此同时,集美食、休闲、娱乐于一体的鲤鱼湖休闲广场、沿江滨江大道等建设项目,前期论证、设计已经启动;楚皇城遗址、宋玉故里、张自忠殉国处等旅游景点开发已纳入规划,特色旅游建设已拉开序幕。
  宜城坚持以人为本,以绿为主,以美为胜,着力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城市品位,城市道路、城市绿化、城市排水三大工程齐头并进,市场建设、小区开发比翼双飞,先后建成了燕京大道、中华大道两条高品位园林绿化景观带和市区一园一景、一园一品的11个小游园,提升改造了17项城市道路和排水工程建设,使宜城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、城市形象大为改观。特别是紧依城区,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的宜城经济开发区,全面动工,建成后必将成为宜城新的经济发展景观带。
  宜城十分重视经济环境建设,全力打造优良的投资平台、舒适的生活平台、高效的服务平台;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四个中心(投资代理服务中心、集中收费管理中心、企业检查审批中心、治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及处理中心),推行了一个“圆桌会议”制度(对投资者需要协调办理的相关手续和事项,由联系该项目的市领导和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,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圆桌会议,当场研究、当场办理、当场解决),为客商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。